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是紡織印染業(yè)的第一大國,而紡織印染業(yè)又是工業(yè)廢水的排放大戶,在我國各工業(yè)行業(yè)中,紡織印染業(yè)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yè)廢水統(tǒng)計排放量的第五位。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水質復雜、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堿性大、色度高等特點,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嚴重的水環(huán)境污染。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很多,但是處理效果有所不同。吸附法是印染廢水脫色處理的常見技術。近年來,人們研制開發(fā)了各種各樣的吸附材料,在印染廢水的處理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殼聚糖分子中含

2、有大量活性基,它對許多無機酸、有機酸及酸性化合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由于粉末狀殼聚糖粒徑太小易分散于溶液中,造成吸附劑與溶液分離困難,或者堵塞固定床。同時殼聚糖在弱酸性溶液中易流失,這些使它作為吸附劑的應用受到了限制。
   為了使殼聚糖易實現(xiàn)介質分離并增強它的耐酸性,本文在進行了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采用反向懸浮法,以甲醛和環(huán)氧氯丙烷為交聯(lián)劑制備出高氨基多孔殼聚糖樹脂(CCTSR)作為吸附劑。然后研究了高氨基多孔殼聚糖樹脂對三種常

3、見陰離子染料活性艷藍19、活性翠蘭21和酸性橙Ⅱ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吸附性能,并討論了高氨基多孔殼聚糖樹脂的再生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結果如下:
   (1)高氨基多孔殼聚糖樹脂的制備與表征考察了甲醛、環(huán)氧氯丙烷、致孔劑加量和攪拌速度對CCTSR形貌和對染料吸附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殼聚糖醋酸溶液的濃度為5%,致孔劑加量為0.5%,機械攪拌速度為400 r/min,預交聯(lián)劑甲醛與交聯(lián)劑環(huán)氧氯丙烷的加量分別為0.6 mol/L和0.095

4、mol/L時,合成的CCTSR效果較好。
   用紅外光譜儀研究乳化交聯(lián)前后物質結構的變化,證實了反應過程中甲醛與殼聚糖形成了席夫堿,保護了氨基。
   (2)高氨基多孔殼聚糖微球對染料的吸附行為
   靜態(tài)吸附實驗。交聯(lián)殼聚糖樹脂對3種染料的吸附量隨染料初始濃度的增大而變大。在所討論pH范圍內,交聯(lián)殼聚糖樹脂對活性艷藍19、活性翠蘭21和酸性橙Ⅱ在pH=3時吸附量最大,分別為681.16、246.80和311.

5、31 mg/g。隨溫度升高殼聚糖樹脂對活性艷藍19的吸附量變大,對酸性橙Ⅱ的吸附量變小,而對活性翠蘭21的吸附量無顯著影響。交聯(lián)殼聚糖樹脂對3種陰離子染料的吸附規(guī)律可以較好的符Langmuir(R>0.993)吸附等溫式和Freundlich(R>0.992)吸附等溫式。吸附動力學模型符合準二級速率方程(R>0.998),其中交聯(lián)殼聚糖樹脂對活性艷藍19和酸性橙Ⅱ的吸附速率要遠遠大于對活性翠蘭21的吸附速率。
   動態(tài)吸附實驗

6、。流速越小,染料溶液濃度越低,CCTSR穿透曲線越靠后,相應地穿透時間和耗竭時間越長。實驗條件下,CCTSR吸附劑對活性艷藍19和酸性橙Ⅱ的最大耗竭吸附量分別可達246.53mg/g和223.01 mg/g。可以判斷,CCTSR對活性艷藍19和酸性橙Ⅱ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3)通過對再生條件的比較,采用50.0 ml濃度0.5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作為吸附活性艷藍19和酸性橙Ⅱ飽和后的CCTSR解吸液,再生后吸附率分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