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目的:
  探討淋巴結轉移率(lymph node ratio,LNR)是否能更優(yōu)于淋巴結轉移數(positive lymph nodes,PLN)用于評價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復發(fā)風險和總生存時間以及LNR聯(lián)合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達狀態(tài)評價乳腺癌預后風險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顧性分析天津醫(yī)科大學附屬

2、腫瘤醫(yī)院2002~2005年行腋下淋巴結清掃術且術后經病理證實淋巴結轉移陽性、至少有5年完整隨訪資料的原發(fā)性浸潤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資料1095例,采用單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比較分析PLN與LNR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無復發(fā)生存(replase free survival,RFS)、總生存(overallsurvival,OS)的影響;采用Log-rank檢驗比較不同LNR分組患者的生存差異,并據此確定LNR的最佳分組界值;分析比較PLN聯(lián)

3、合HER-2表達狀態(tài)所界定的風險分組(PLN風險分類)及LNR聯(lián)合HER-2表達狀態(tài)所界定的風險分組(LNR風險分類)患者的生存差異。
  結果:
  1.單因素生存分析,腫瘤大小分期,組織學分級、ER/PR/HER-2狀態(tài)、PLN、LNR、切檢淋巴結總數、結外軟組織侵犯、輔助化療及內分泌治療與患者RFS、OS均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
  2.多因素生存分析,當PLN和LNR作為協(xié)變量分別進入COX比例風險

4、模型時,PLN和LNR均為患者RFS和OS的獨立預測指標(P<0.001);當PLN和LNR作為協(xié)變量同時進入COX比例風險模型時,LNR依然是患者RFS和OS的獨立預測指標(RFS:P<0.001,OS:P=0.002),而PLN不再是其獨立預測指標(RFS:P=0.792,OS:P=0.124)。
  3.Log-rank檢驗結果顯示不同LNR分組(≤0.10,0.11~0.30和>0.30)患者其生存時間具有明顯的差異,尤以

5、LNR>0.30患者組最為顯著。
  4.Kaplan-Meier分析顯示,PLN風險分類所劃定的中度、高度危險組其無復發(fā)生存率分別為82.0%和57.1%(X2=66.374,P<0.001),總生存率分別為92.3%和74.2%(X2=50.139,P<0.001);LNR風險分類所劃定的中度、高度危險組其無復發(fā)生存率分別為80.6%和53.5%(X2=85.117,P<0.001),總生存率分別為91.0%和71.8%(X2

6、=61.281,P<0.001)。
  5.如果將中度危險組的復發(fā)或死亡風險比率(hazard ratio,HR)設為1的話,那么PLN風險分類所劃定的高度危險組調整后的復發(fā)HR為2.88(95%置信區(qū)間,2.20-3.76)和死亡HR為3.78(95%置信區(qū)間,2.54-5.62);LNR風險分類所劃定的高度危險組調整后的復發(fā)HR為2.93(95%置信區(qū)間,2.31-3.73)和死亡HR為3.57(95%置信區(qū)間,2.54-5.

7、02)。
  結論:
  LNR是乳腺癌患者的獨立預后指標,相對于PLN而言,LNR能更好的評價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復發(fā)風險和總生存時間。LNR聯(lián)合HER-2表達狀態(tài)所界定的風險分組不亞于PLN聯(lián)合HER-2表達狀態(tài)所界定的風險分組。由于LNR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腋窩淋巴結狀態(tài),因此我們建議采用LNR聯(lián)合HER-2表達狀態(tài)來評價淋巴結轉移陽性的乳腺癌患者的預后風險,為臨床醫(yī)生制定輔助治療方案提供更有力的參考依據。
  第二部

8、分
  目的:
  浸潤性微乳頭狀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浸潤性乳腺癌,因其特殊的生長模式:集團性生長、主間質分離以及高度的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結轉移等預后不良的生物學行為,越來越受到臨床及病理醫(yī)師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研究發(fā)現micro-RNA(miRNA)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類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為闡明腫瘤的發(fā)病機制并對其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思

9、路。本研究旨在從miRNA表達水平角度探討IMPC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結轉移等不良生物學特性發(fā)生的分子機制。
  方法:
  選取經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的純型IMPC和非特殊型浸潤性導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s,IDC-NSTs)組織樣本各5例以及新鮮凍存樣本各1例進行高通量測序;根據測序結果篩選出差異表達的的miRNA,另外選取22例IMPC和24例I

10、DC-NSTs患者石蠟包埋組織樣本,采用實時定量PCR進一步驗證測序結果的準確性。
  結果:
  1.通過對兩組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共計獲得197,504,842個序列讀數。去除原始數據中的接頭序列、低質量標簽序列和接頭聚合物污染后,共計獲得175,300,661(88.76%)個序列讀數,序列長度主要集中于21~23個核苷酸大小。
  2.對測序數據整理分析后發(fā)現,IMPC和IDC-NSTs兩組樣本間共存在45種差

11、異表達的miRNA。非監(jiān)督聚類分析結果顯示,由這些差異表達的miRNA所形成的樹狀圖能明顯的區(qū)分IMPC和IDC-NSTs;來源于兩例患者自身配對的石蠟包埋和新鮮凍存樣本中,miRNA表達呈現出良好的相關性,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為0.9909(p<0.001)和0.9904(p<0.001)。
  3.實時定量PCR結果顯示,let-7b、miR-30c、miR-148a、miR-181a、miR-181a*和miR-181

12、b在兩組樣本中的表達水平具有明顯的差異,與高通量測序結果一致。
  4.本組病例miRNA序列存在5'端變異,miRNA編輯和3'端非模板性插入等特點。Drosha酶比Dicer酶能更精確地定義IMPC和IDC-NSTS兩組樣本中的miRNA5'端;IDC-NSTs患者組miRNA編輯要明顯多于IMPC患者組(p<0.05),胞嘧啶轉變?yōu)樾叵汆奏?C-to-T)和腺嘌呤轉變?yōu)轼B嘌呤(A-to-G)分別占miRNA編輯總數的36.4

13、%-44.0%和8.8%~11.4%;就成熟體miRNA編輯的空間定位而言,5、7、8和13~16位核苷酸出現miRNA編輯的頻率相對較低;7.4%的miRNA存在3'末端核苷酸的插入,并且絕大部分為腺嘌呤核苷酸(約占58.9%)和尿嘧啶核苷酸(約占33.6%)插入。
  結論:
  1.高通量測序發(fā)現IMPC和IDC-NSTs之間存在差異表達miRNA,這些miRNA的聚類分析可以區(qū)分IMPC和IDC-NSTS。
 

14、 2.相對于IDC-NSTs而言,let-7b、miR-30c、miR-148a、miR-181a、miR-181a*和miR-181b在IMPC中的低表達可能是造成IMPC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結轉移的原因之一。
  3.IMPC和IDC-NSTs某些miRNA序列存在5'端變異,miRNA編輯和3'端非模板性插入等現象,但這并非IMPC所特有的影響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結轉移等不良生物學行為的關鍵因素。
  4.高通量測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